后入内射无码人妻一区_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_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劲_影音先锋每日最新AV资源网_free性欧美hd另类

航空教育網(wǎng)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航空教育 > 航空學院

航空學院

王洪星:我與北航相伴的時光

hkxyedu 2012-05-24 14:27:07航空學院
《北航校報》第846期頭版“講述北航的故事——慶祝建校60周年”欄目刊發(fā)我校王洪星教授文章《我與北航相伴的時光》: 王洪星,機械學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15年11月

《北航校報》第846期頭版“講述北航的故事——慶祝建校60周年”欄目刊發(fā)我校王洪星教授文章《我與北航相伴的時光》:

 

王洪星,機械學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15年11月出生于湖南湘潭,1930-1932年就讀于湘潭第一中學,1933-1935年就讀于長沙第一中學,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學院航空系。1949年升任北洋大學航空系教授、航空系系主任。1952年,王洪星教授參加了創(chuàng)建北京航空學院的工作。建院初期,他擔任機械原理及機械零件教研室負責人。1958年以后,王洪星教授的主要力量轉向科學研究。70年代開始,他著力于諧波傳動研究,并且與校外研究單位和生產(chǎn)單位合作,研究制造了新的諧波傳動裝置,王洪星教授成為我國諧波傳動、齒輪傳動技術以及牽引傳動技術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在七十多年的教學和科研生涯中,他一直勤奮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他嚴謹治學,實事求是,奮斗不息,為北航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批優(yōu)秀桃李。

 

編前話

2012年5月5日,本報記者來到王洪星老教授家中。97歲的老人耳朵有些不靈,但吐字清楚,頭腦清晰,身體也很健康。作為當年北航建院(原名北京航空學院)八大元老之一,老人的一生都獻給了北航。

我與北航相伴的時光

◆王洪星

【回憶北航:起步艱難,發(fā)展迅速】

那時候剛解放不久,中國不僅不能造飛機,甚至連汽車都弄不好。設備差,人才不集中,科系也不完整,于是中央就決心振興航空事業(yè),培養(yǎng)這方面的人才。我是北洋大學(現(xiàn)天津大學)的老師,那時我們系里就只有四五個教授,有一個班最少就四個學生。設備簡單,學生少,我們連辦公室都沒有。

在1951年的時候,中央把清華大學,北洋大學,西北工學院,廈門大學這四所大學的航空系集中起來了,成立了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但是辦了一年之后,中央覺得這種規(guī)模還不夠,覺得應當把各學校的航空系都集中起來,我們就成立了北京航空學院,也就是現(xiàn)在北航的前身。北京航空學院是由八個大學的航空系組成的,就是原來的那四所大學,加上云南大學,四川大學,華北大學航空系,還有重慶有個西南工業(yè)??茖W校。這次的合并,人力比較集中,教師比較多,設備也都集中起來了,這對于發(fā)展中國的航空事業(yè)是非常有利的。當時我們都是很贊成和主張合并的。至于北航為什么不叫中國航空學院呢?因為將來還要成立其他地方的航空航天大學,所以北航叫做北京航空學院了。

那時這個地方叫做柏彥莊,遍地都是野草和墳墓,環(huán)境很荒涼。生活條件也很苦,建校時到處都是工地,道路設施差,基本上都是泥地。當時,北航陸續(xù)修建了四個樓,都是參考蘇聯(lián)的圖紙建的,后來的樓也是陸續(xù)建成的。由于條件有限,那時學生是沒辦法一塊兒住的,有的住在清華,有的住在城里的交道口。上課不是坐校車,就是走路。食堂呢,就是在工棚吃飯。北航就是在這么一個艱難的條件下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

那時合并的八所大學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來北航了。因為航空學校是國防類的學校,保密性比較強。另外組織很重視學生的階級成分,重點以招工農(nóng)學生為主。當時進北航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各個地方黨組織推薦的。推薦的單位要對他進行政治審查,審查學生的階級成分好不好,立場堅不堅定,表現(xiàn)好不好等等。

當然學習成績也是考慮的,但主要是政治立場。所以北航到各個地方招生,都和當?shù)攸h組織有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政治審查,這是第一位的。比如,同一個學校的,你成績好,出身不好,北航就不一定要。我覺得這個政策有好有不好,不好的地方在于容易埋沒人才,畢竟自己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所以當時北航新招進來的學生都是家庭出身好,政治條件好。

北航剛成立的時候,1954年以前是楊待甫代理校務。他待了沒多久,在1954年,武光就來了。北航現(xiàn)在的規(guī)模,現(xiàn)在的校園,這一平方公里,是武光老院長為北航校園規(guī)劃的版圖,這為北航后來的發(fā)展奠定了格局。武光是黨員,政治地位很高,他辦事有計劃,有遠見,有能力,在我印象里武光是很不錯的,中央也很信任他。他為北航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多努力,北航有現(xiàn)在的發(fā)展,武光是功不可沒的。武光來了之后,就聘請了9位莫斯科的蘇聯(lián)專家,都是飛機、發(fā)動機、材料、儀表各個專業(yè)的,為培養(yǎng)國家航空人才做出了很大貢獻。

【老人建議:發(fā)展北航離不開民主科學】

北航發(fā)展規(guī)模很快也很大,現(xiàn)在發(fā)展到有這么多院系,我感覺是很好的。新建的教學樓越來越多,教學設備也很先進,學生宿舍、體育館、食堂,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很不錯。當然這都是我們能看到的現(xiàn)實。不過,大學最重要是要出人才。物質設備再好,不出人才也不行。

我有一些迷惑的地方,發(fā)展得這么快,有沒有遇到一些事情是不容易解決的呢?要知道物質的改善是可以很快的,我們現(xiàn)在有目共睹,但是教學質量,精神層次的提高,并不容易啊。我認為要腳踏實地才能出成績,急功近利是不行的,要穩(wěn)步發(fā)展,不要浮夸,不要弄虛作假。

對于北航現(xiàn)在具體的發(fā)展情況,我并不是很清楚,也給不出什么好的建議。但是一些老的觀點,我認為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在我的觀念里頭,大學的功能就是研究學問,培養(yǎng)人才,這個基本點要抓住。一個學校要辦得好的話,無非這些條件:第一個是領導班子要好。領導班子要好,其實不容易。我的觀點就是領導班子要真心實意從事教育,不為名利所動,要有把北航辦好的決心,要以從事教學事業(yè)為終身職志。我對這一點頗有感觸,對武光老院長、朱開軒、杜玉波等同志的調動既高興又留戀。他們干得很不錯,北航需要他們。我曾經(jīng)還為武光寫了一首叫做《惜意》的詩;第二個是教學設備要好,北航現(xiàn)在能夠提供良好的教學設備相信是有目共睹的;第三個條件是教師隊伍好,師資水平高,重點學科要有大師。學校不是賺錢的地方,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要以培養(yǎng)人才為宗旨;第四個是要學生生源要好。我們希望培養(yǎng)有才智的,有遠見的,有抱負的人才。我相信有了這幾個條件,學校沒有辦不好的。

另外呢,我認為大學,一定要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要繼承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時代精神,雖然經(jīng)過了近百年,但仍然光芒四射。五四精神最重要的是提倡科學與民主,就是所說的德先生和賽先生,這兩位先生仍然是中國現(xiàn)在的必需。賽先生普遍受到歡迎,德先生則有選擇。改革開放以后,政治環(huán)境比較好,能夠暢所欲言,但是還是得深一層的改革。怎么樣能夠使學校獲得思想自由,學術自由,這個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千萬不能把政治斗爭引入學校,否則就壞了。我們吃過這個虧,要吸取經(jīng)驗教訓。

【寄語北航:諄諄教誨,獻給學子】

說到學生的學習,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不要把追求職業(yè)出路作為第一位選擇。自己要清楚自己有哪方面的特長。人各有所長,有的智力好,邏輯性強,那你就可以搞數(shù)學、物理、化學了。如果你形象思維好,那么你可以考慮學習文藝??傊鶕?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yōu)點,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其次就是要敢于面對挫折,堅持下去。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很多挫折,要堅持克服困難。一般來說,學習搞好了,出路不成問題,但是不要追求賺錢最多,那不好。

再者一定要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點。例如魯迅棄醫(yī)從文,嚴復以前是海軍,后來翻譯工作做得很好的。有很多通用的知識,要學好,比如計算機的使用。我現(xiàn)在老了,不行了,連上網(wǎng)都看不清楚字了,但你們要學好。

就我來說,大概有從50年代到70年代這二十年時間里,我們能學到的新知識很少,應該發(fā)揮好的沒有發(fā)揮好,迷迷糊糊就這么過去了。在那二十年里,世界發(fā)展很快,而我們是封閉的,我們在搞階級斗爭,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而我呢,二十年時光也因此荒廢了。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也不能后悔。這二十年我吸取了一些經(jīng)驗教訓,增加了一些閱歷。到后來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覺得身體也沒搞壞,這就很好了。我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很美好,比我們過去好多了。

國家對你們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視,很不錯的。新的種子,應該孕育在大學生之中,你們要抓住現(xiàn)在這么好的時期,立定志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附上詩作一首贈予武光老院長

《惜意》

北航建校賴武光,

指點從容柏彥莊。

舉世用人如走馬,

豈為自愿去新疆?

(本報記者根據(jù)錄音整理)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