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能從今年“雙十一”學到什么營銷之道?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中,阿里平臺再次刷新了單日交易最高記錄,達到1682億,而2016年是1207億。
根據(jù)航旅IT圈的觀察,南航、東航等各大航空公司,以及眾多中小航空公司都借助雙十一這一購物狂歡節(jié)舉行了機票大促銷活動。各航空公司也都在雙十一單日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提升。不過,當我們觀察阿里平臺上今年雙十一表現(xiàn)出來的幾個新趨勢時,發(fā)現(xiàn)航空公司在雙十一的營銷方式上還是比較傳統(tǒng)和陳舊的。今天我們特意對阿里巴巴提出的今年雙十一營銷的三個趨勢進行分析,看看中國的航空公司是否有可借鑒之處。
第一個趨勢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阿里巴巴這幾年來一直推動的一件事。今年的雙十一,在包括上海在內的11個主要城市,阿里巴巴跟線下著名商圈和商家的門店進行了合作,這些線下商圈輻射了超過1億人,很多線下門店也在雙十一這天排長隊。線上和線下充分結合以后,消費者無論在哪里,都可以永遠在線,處在同一個商圈里,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割裂成線上和線下。
相比之下,航空公司的雙十一活動僅僅只是在網(wǎng)站和APP中進行打折促銷,而線下業(yè)務中則絲毫沒有雙十一的氣氛。不論是否是在雙十一這天,航空公司的線下是和旅客直接接觸的絕佳機會點,也是營銷活動的好時機,但是航空公司在這方面顯然還處在線上和線下完全割裂的階段。
第二個趨勢是:國際化
在今年的雙十一,國際化是阿里平臺顯現(xiàn)出來的一個新趨勢,也就是說中國消費者可以買到全球的商品,中國的商品能國際化銷售到世界各地?;ヂ?lián)網(wǎng)上的雙十一,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分國界、膚色、宗教信仰的消費者節(jié)日。
對中國的航空公司而言,尤其是對于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幾大航空公司而言,國際化是重要發(fā)展方向。由于幾大航空公司的電子商務的國際化能力比較弱,在雙十一這樣的大背景下,航空公司幾乎沒有能夠在國際化營銷方面有任何舉措,這也是頗值得航空公司關注并著力發(fā)展的方面。
第三個趨勢是:內容和電子商務銷售的結合
2017年雙十一,手機淘寶和手機天貓上的直播、短視頻等內容,總播放次數(shù)超過340億次;其中直播33萬多場,總觀看人次超過30億。近幾年來,新一代消費者獲得消費資訊的途徑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網(wǎng)紅和達人可以通過自身的號召力,帶來商品銷售的成功。這也是阿里巴巴這兩年一直在做的,把娛樂化、社區(qū)化、互動化的內容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
在這方面,可以說中國的航空公司則完全還沒有學會。在幾家主要的航空公司可以看到,所謂的雙十一活動,僅僅是將網(wǎng)站和手機APP上的價格進行調低,以吸引旅客來購買。而事實上,航空公司可以借鑒雙十一的這一大趨勢,嘗試內容營銷。例如,讓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在萬米高空進行直播、聘請資深導游進行目的地旅行直播等,通過這類內容營銷來促進銷售。
總結而言,在阿里巴巴看來,2017年雙十一顯示出了零售的三個趨勢,分別是線上和線下融合、國際化、以及內容和電子商務銷售的結合。不過,中國航空公司的雙十一活動都未能表現(xiàn)出這些特點,說明中國航空公司的新零售能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