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華:航空民營大勢所趨
2009年,東星航空破產(chǎn)、鷹聯(lián)航空改嫁,奧凱航空停飛;同時各個地方政府也開始積極辦航空公司,成都航空、首都航空相繼起飛。在這種航空業(yè)整體不景氣,又存在國進民退的潮流之下,春秋航空卻取得了1.58億元的收益。記者就此專訪了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
航空民營符合經(jīng)濟規(guī)律
記者:民營航空有很多困難,特別是去年國進民退的潮流在航空業(yè)表現(xiàn)比較明顯,你認為這是個趨勢嗎?
王正華:從短期看好像是現(xiàn)在有這個狀況,放在長期一點,或者放在戰(zhàn)略上全盤去想這個問題,那么競爭性行業(yè)大部分應該讓位民營,而這個趨勢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逆轉(zhuǎn)。歐美包括一些大公司,像英國航空這樣掛國企的航空公司是民營的。所以這個大趨勢是難以逆轉(zhuǎn)的,在這方面我也不是很憂慮,因為政府總是希望發(fā)展經(jīng)濟,方便民生,按經(jīng)濟規(guī)律辦事的原則不可逆轉(zhuǎn)。
記者: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航空業(yè)損失慘重,但2009年春秋航空取得1.58億元收益。這是否證明在中國做廉價航空的設想是可行的?
王正華:是可行的。但我也才剛剛做了4年,只能說是可行。
全世界航空公司的共識是,想要做下去要走兩條路:一方面是搞服務;另一方面是一個成本控制高手?,F(xiàn)在春秋已經(jīng)算一個出色的成本控制者,很多方面甚至成了典范,那接下來就是提高服務了。不過這對我們還是一個目標,我希望在服務上不輸給任何航空公司,安全服務更加不打折。服務上我們最近在強化,把服務做得更好,我感覺也能做得更好,我也有很多措施。第一就是火熱的心,為中國坐不起飛機的人和降低成本的企業(yè)做,我這樣一家小公司給社會讓利20億元以上,在服務上下定決心做成最好的,但路漫漫,希望人們再多給我一點時間。
選擇"另類"是無奈之舉
記者:有一位東航高管層私下對我表示他很欣賞你,認為你是個敢講真話的人。你怎么看這個評價。
王正華:我可以掏出心來,我們的心是紅的,完全地為老百姓服務。其次才是我的股東。我相信我們完全為旅客服務后,股東也不會沒有錢賺。
我是敢說真話,因為在這樣復雜的條件下,在一個整體虧損的行業(yè)中,我要做一件很難又很另類的事情,再不去宣傳怎么行?
大概三個月后,我要把博客做成論壇,讓大家來罵我來暢所欲言。
我不介意成為行業(yè)里的攪局者,因為我覺得自己做的是順應市場和對人民有益的事。你要做的事情是轟轟烈烈的,因此你不能要求你同時非常低調(diào),這是互相矛盾的。說實話中國70%的百姓沒坐過飛機,而我就是想讓全國70%的百姓都能飛上天。
記者:所以現(xiàn)在好多人也希望一方面春秋航空可以長遠地做下去,一方面也希望像春秋這樣的平民航空越來越多。
王正華:會很快的,因為這次李家祥局長已經(jīng)提出未來中國的三大戰(zhàn)略,第一個是安全,第二個就是平民化,第三個是全球戰(zhàn)略。我估計這兩年很快會有一大批平民航空起來。
我們一方面在安全上做得最好,另一方面在服務上還要進步還要下功夫,還要在準點上做到最好。現(xiàn)在在服務和準點這兩個方面,我們還有缺陷,所以我想再有一兩年時間,讓我們能好好調(diào)整,我深信有了經(jīng)驗,我們一定可以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