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 | 上航新一代女飛行員報到!
又是一年開學季,
重返課堂,翻開課本新的一頁。
上航也有兩位女飛學員來報到了,
不過她們的課堂,是我們頭頂上的這片藍天。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在男女比例失調(diào)的飛行員圈子,女性飛行員是一道頗為亮眼的風景。看到曲儀和朱立英,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了“巾幗不讓須眉”這幾個字,不是民航專業(yè)出身的兩人本著一股沖勁和自信,從報名到身體初檢再到面試篩選,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終成為了上航新一批女性飛行學員。
比起專業(yè)出身的飛行學員,她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完全陌生的課程,空中領(lǐng)航、飛行原理、儀表飛行程序、民航英語、空中交通管理基礎……兩人硬是靠著“學霸”的精神意志拿下了這些課程。
同時,與身體強健的男性學員相比,她們需要付出更多汗水去適應嚴苛的體能訓練。“開學第一天就要跑3000米,一般大學里女生跑800米就夠要命了。”她們說。但是兩個人不嬌氣不矯情,因為明白對自己要求嚴格,就是對以后的旅客負責。
距離畢業(yè)已經(jīng)過去三年,兩人已經(jīng)成為上航新一屆空客A320的學員,將于年底正式開啟飛行工作生涯。
曲儀笑著說,“直到現(xiàn)在有些同學也會好奇追問,你真的是飛行員嗎?可以開飛機的那種?”
“菜鳥”到“雛鷹”的涅盤之路
曲儀和朱立英分別來自山東和吉林,從民航大學再到墨爾本飛行培訓,最后一起簽約了上航,一路走來,兩個人形容彼此關(guān)系是“革命般的戰(zhàn)友情誼”。
在澳洲墨爾本CAE牛津航校的培訓經(jīng)歷對兩人來說印象尤為深刻。離家萬里又是英文授課的陌生環(huán)境,朱立英說剛開始確實有點不適應,但是好在身邊有對方的陪伴,可以一起交流課程和飛行經(jīng)驗。在這里還有年過七十仍然堅持每天驅(qū)車三小時來上課的講師,靠的就是那股對飛行的熱愛,讓大家備受感染。
澳洲墨爾本CAE牛津航校在執(zhí)照體系和訓練標準上有著嚴格的要求,每個學員都有被停飛的壓力。那一屆飛行班里只有三個女生,但是在理論課程和實際操作中,她們用實力證明了女性也可以做得同樣優(yōu)秀出色。每次飛行后她們會認真做筆記做總結(jié),兩人都有厚厚的“飛行筆記”,“對自己要求高,自我約束能力強”是當時老師對她們的評價。
“曾經(jīng)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
聊到第一次真正飛行,曲儀說跟作為乘客是完全兩種不同的體驗,自己把握著操縱桿飛上天的感覺既興奮又刺激,飛行員視角下看寬廣藍天和大地,讓人有種掌控一切的感覺。
對比起曲儀的描述,朱立英的回答是“理性學院派”,從理論到實踐,起飛前先要把所學的東西在心里過一遍,同時要考慮航向和速度,這對飛行員的注意力分配也是一個考驗。
夢想,在這里起航
業(yè)余時間兩人也像這個年齡的姑娘一樣,周末約著去逛街看電影,長假去旅游去登山,看看韓國的娛樂節(jié)目。
但是兩人又有點“職業(yè)喜好”,喜歡看航空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不過聊到影視作品《沖上云霄》,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吐槽:“戀愛戲太多了,我們哪有那么多時間談情說愛!”
閑暇愛去游玩,去看湖光山色的美景。
東航第一位女性五星機長王奇英是曲儀的偶像,這位事業(yè)家庭雙豐收的前輩將是她以后努力的標桿,朱立英則佩服跟著神九一起進入太空的劉洋。
聊到這里,朱立英笑著說:“當代女性都可以進入太空了,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蚤_飛機?”
“漫步三萬英尺,需要鯤鵬般的強壯身體;應對瞬息萬變,需要天工般的高超技藝;承擔生命重擔,需要泰山般的頑強毅力。”東航的招聘官網(wǎng)上的這句話,或許是對兩人性格最好的注解。
外人或許只看得到外表光鮮,卻看不到背后付出的汗水,對于兩個年輕的姑娘,她們有的不僅僅是勇氣和熱情,更有汗水和勤奮澆筑的實力,這次逐夢藍天的生涯,將從上航正式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