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然界的航空飛行殺手:低空風切變
風切變有各種分類。從位置上分,有高空風切變和低空風切變。這里說的低空風切變是指地面上600米以下發(fā)生的風切變。
風是存在于三維空間上的,大家通常所理解的風一般是水平方向上的風,其實還有垂直方向上的風,而切變本身也可以發(fā)生在三維空間上。所以風切變又可以分為三種:水平風的水平切變;水平風的垂直切變;垂直風的切變。其中對民航影響最大的就是垂直風切變。
圖:風切變對飛機的影響
“下沖氣流”是垂直風切變的一種形式,就是一股很強的向下沖擊的氣流。大家看香港無線電視臺《沖上云霄》里提到的“微暴流”應該是“微下?lián)舯┝?rdquo;的簡稱,“下?lián)舯┝?rdquo;和“下沖氣流”是一個意思。而這里的“微”,并不是指強度弱,而是指范圍小,一般影響在4000米及其以內(nèi)范圍的,就叫“微下?lián)舯┝?rdquo;或者“微下沖氣流”,而影響超過4000米范圍的,叫“巨下?lián)舯┝?rdquo;或者“巨下沖氣流”。
微下沖氣流對飛機的影響,主要在飛機起飛或者降落時。微下沖氣流就像擰開水龍頭讓水流向下沖(此時是垂直風切變),接觸到地面以后就要向四面八方輻散沖開(此時是水平風切變)。如果這時候有一片樹葉向著水流過去,剛開始是水平方向的逆流而上,然后是被垂直方向的水流打擊,然后又是水平方向的順流而下,在這種情況下,樹葉很容易偏離本來的方向,會變得很不穩(wěn)定。而且,這一系列的過程非常短促,飛機在穿過微下沖氣流時,陡然升高又快速下降,如果本身距離地面很近,就容易被拍在地面上。以目前飛機的性能來說,基本是無法抗拒微下沖氣流的,所以最好的應對手段依然是——躲。
圖:風切變影響飛機飛行安全
微下沖氣流對飛機的影響,主要在飛機起飛或者降落時
理論上來說,風切變是可以監(jiān)測的。比如2011年中科院安光所大氣光學研究中心就有了風廓線雷達,可以監(jiān)測風切變和“下?lián)舯┝?rdquo;等,并以此來給機場提供預警服務。國外也早就有風切變監(jiān)測儀。盡管如此,還是有因風切變而引起的空難事件不時發(fā)生,比如2009年日本成田國際機場的班機墜毀。
風切變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天氣變化,比如雷暴等強對流天氣發(fā)生時,就會產(chǎn)生強下沉氣流;冷暖氣團交匯時的鋒面附近也會產(chǎn)生風切變。第二種是地理環(huán)境,比如在高大的山體附近,容易產(chǎn)生氣流的切變。第三種是人為因素,比如前一架飛機起飛后產(chǎn)生的擾動亂流引發(fā)的風切變,如果間隔時間過短,可能對后一架飛機造成影響。美國航空587號班機2001年11月12日從肯尼迪機場起飛后在紐約市貝兒港墜毀,總計265人罹難,據(jù)事后調查,就是因為前一架飛機起飛后1分46秒它就起飛,卷入了亂流之中,外加飛行員的不當操作,使飛機失控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