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機場客流破50萬人次 跨入中型機場行列
圖:飛速發(fā)展的云南騰沖機場 攝影:宋曉軍
民航資源網2011年12月21日消息:12月18日,騰沖機場旅客吞吐量首破50萬人次,正式跨入中型機場行列,通航短短三年時間,騰沖機場以“騰沖速度”實現(xiàn)了新的飛躍。
截止12月18日,騰沖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00143人次,航班起降5002架次,年內有望達到520000人次以上,較前兩年有大幅度提升。2009年旅客吞吐量257637人次,累計完成航班起降3016架次,2010年旅客吞吐量465778人次,比2009年增加208141人次,增長80.8%,累計完成航班起降5228架次,比2009年增加2212架次。
目前騰沖機場先后開通了昆明——騰沖、騰沖——西雙版納、騰沖——麗江、成都——騰沖、重慶——騰沖、廣州——騰沖(經停昆明)、北京——騰沖(經停昆明)、騰沖——上海(經停昆明)8條往返航線;共有東航、祥鵬、昆航、重航、川航5家航空公司執(zhí)飛,每天航班約12班,是云南繼昆明、麗江、版納之后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四的機場,也是省內通航時間最短的機場,是云南乃至全國發(fā)展最快和最具發(fā)展?jié)摿Φ闹Ь€機場之一。
通航以來,騰沖機場高標準、嚴要求、重落實,將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納入公司管理全過程,扎實推行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進安全保障和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2011年順利通過了保安審計、安全審計和“三標一體”外審,均以高分和高符合率通過了審計,受到了局方的充分肯定,為機場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努力實現(xiàn)航空公司放心、旅客滿意、社會各界肯定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為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騰沖機場結合實際,有的放矢,積極進行航空市場開拓,與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府主導、機場配合、各方積極參與”的航空市場開拓模式,通過政策優(yōu)惠、航線補貼等方式,及時簽定各種合作協(xié)議,廣泛調動航空公司積極性,取得了良好效果,航班量和旅客人數(shù)得到快速增長。
在運行過程中,騰沖機場突出重點,著力破除雨季不正常航班安全服務保障瓶頸,針對騰沖氣象條件,認真收集數(shù)據(jù),總結經驗,建立了與氣象局信息共享平臺、航空公司駐場代表會商機制,搭建了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機場三方合作平臺。同時,由保山市政府、騰沖縣政府牽頭,管制和機場空中對接,交警、旅游、路政、運輸公司等22家單位全力配合的“騰沖機場不正常航班保障模式”,充分發(fā)揮“一市兩場”的作用(保山市有保山、騰沖兩個機場,地面距離170公里),盡最大限度提高運行保障效率,解決好不正常班航班旅客出行問題,真正急旅客所急、想旅客所想,解決旅客后顧之憂。
騰沖機場的快速發(fā)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有力地推動騰沖經濟社會的發(fā)展。2009年,騰沖縣各項經濟指標持續(xù)增長,全年實現(xiàn)生產總值56.7億元,增長13.5%,第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增長9%、21%和11.5%;共接待游客330.5萬人次,增長14.5%;實現(xiàn)旅游收入16.2億元,增長29.6%,省外游客所占比例由2008年的30%增至2009年的82%。2010年共接待游客380萬人次,增長15.03%;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20.06億元,增長23.8%,省外游客所占比例保持在80%以上。隨著騰沖機場航班、航線的穩(wěn)步增加,社會效益更加明顯,民航業(yè)和地方經濟的成功對接,將大大優(yōu)化騰沖客源結構,加快騰沖旅游業(yè)的轉型升級。
為適應云南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建設和“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需要,滿足旺盛的航空市場需求,原2015年48萬人次的設計目標已無法滿足發(fā)展要求,下一步騰沖機場將積極開展機場改擴建和口岸機場申報建設工作,機場改擴建預計2013年初動工建設。近期規(guī)劃目標為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達220萬人次以上,建成中型國際機場;遠期為2040年,年旅客吞吐量達450萬人次以上,完成國際航空港建設。同時,為滿足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騰沖機場將對現(xiàn)有候機樓進行增容改造,優(yōu)化流程,提高運行保障效用,使機場2015年旅客吞吐量達10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