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號”乘務員的40個小時
清晨5點,蘭州城還在一片寂靜中。盡管是夏季,大西北的天空還是一片漆黑。邱雯潞照慣例完成了工作妝的最后一步——涂口紅,然后換上紅色的制服,戴上帽子,換上皮鞋,拉起拉桿箱,走入蘭州熹微的晨光里。牛肉面館的師傅揭開了第一鍋熬好的高湯,街道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一座城市醒來了。
邱雯潞是蘭州鐵路局旅游專列“敦煌號”的一名乘務員,常年往返于蘭州與敦煌之間。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她一整天工作已經(jīng)開始了。
清晨6點,馬繼善在鬧鈴響起前便醒了過來,這是一次很充足的睡眠。相比之下,他可能是所有乘務員里起的較晚的——組里別的住的稍稍遠一些的姑娘們,路上時間再加上化妝打扮,比他的起床時間整整要再早一個小時。
他仔細地漱口、洗臉、剃須——鏡子里映出的是張非常帥氣的臉龐。馬繼善今年剛剛畢業(yè),由于外表帥氣又多才多藝,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老師們總愛打趣地說他應該早點兒“出道”。
穿戴整齊后,馬繼善背起自己的吉他,在六點半之前準時出門了——他需要在6點50分之前趕到車站打卡。在路上,他遇到了同組的三個女孩,便結伴同行。統(tǒng)一的制服,統(tǒng)一的拉桿箱,四個人迎著朝霞快步前進,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在客運段排班室點名完畢,馬繼善立刻去站臺接車。按照時間表,從敦煌發(fā)回的這班列車將會在7點22分抵達。“敦煌號”共有兩輛列車,乘務組分為五組,每組15人左右。如果將兩輛車編號為一車、二車,那一、二組就專門負責一車,三、四組負責二車。排班組一般都是隨車往返一趟,工作兩天,輪班后休息兩天,而剩下的第五組可能負責一車也可能負責二車,工作時間就不那么確定。馬繼善,是一組的乘務員,邱雯潞則是五組的乘務員,常常跟著一二組來照看一車,偶爾也會和三四組的同事在二車上碰面,平常兩人都只是在站臺上交接,但今天馬繼善和邱雯潞卻碰巧分到了一班。
7點10分左右,與以往差不多,列車又早點了。一組列車乘務員們一登車后就開始了緊張的工作。把清洗后的被子抱上車,將車上的物品放到規(guī)定的位置。這些都還算容易,邱雯潞清晰地記得負責軟臥的李蓉曾向她抱怨給窗簾綁花有多困難:軟臥的窗簾上下兩顏色不同,綁帶要綁在顏色交界處,相距四指,窗簾五折。剛開始時她怎么也學不會,列車長就站在一頭指著窗簾,“你這綁的都不在一條直線上,拆了重綁。”